小時候家裏人口多


 


為了一群愛吃的孩子


 


也為了省錢


 


有一雙巧手的媽媽


 


吃的東西能自己來就自己來


 


蕃薯包、菜肉包、紅龜、蘿匐糕、芋粿ㄎ一ㄠ都可以輕易做出


 


更別說粽子了


 


我很愛吃粽子


 


卻很怕包粽子的前置作業


 


媽媽每次包粽子最少都有二十串


 


光是洗粽葉這項工作就很嚇人


 


常洗到腰酸很久都挺不直


 


再加上切那堆得像小山一樣高的蔥頭


 


常切得我眼淚流得比汗還多


 


南部粽講求糯米的Q度和黏性


 


媽媽包粽為了綁緊粽繩


 


幾乎每次都被粽繩磨到起水泡和破皮


 


再來就是煮粽的工作


 


同樣也是為了省瓦斯錢


 


媽媽用工地撿回來磚塊搭成一個簡易的磚塊灶


 


再去撿木材升火來煮粽


 


顧灶的工作要連續十幾個小時才能完成


 


這麼多辛苦的前置作業完成後


 


我們才可以吃到每一粒都比一碗飯還碩大的粽子


 


年幼的我們


 


閒閒的就去解粽子來吃


 


我一次至少可以吃下二粒粽子


 


那二十串的粽子,我們往往在二三天內就吃光


 


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很誇張


 


長大後,雖然還是很愛吃粽子


 


,想到每粒粽子的卡路里


 


只能儘量忌口


 


真懷念那段可以肆無忌憚吃粽子的日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潔兒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